每日经济新闻每经智库于11月正式启动“2019-2020成都国际化营商环境案例评选活动”,邀请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专家作为评委,为区域营商环境把脉,最终评选出“2019-2020成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十大优秀案例”和“2019-2020成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十大创新案例”。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半岛全站平台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持续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将会是未来各大城市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推手。
在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马钦皮亚考斯基看来:“中国的改革动力十分强劲,过去两年中国在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取得极大进步。”
以成都为例,自2019年初启动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以来,成都各区(市)县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的、各具特色的营商环境提升工作。随着今年9月,《成都市全面深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实施方案》的出炉,成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按下“加速键”,正式进入“3.0版本”时代。
在此背景下,半岛全站平台每日经济新闻每经智库于11月正式启动“2019-2020成都国际化营商环境案例评选活动”,邀请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专家作为评委,为区域营商环境把脉,最终评选出“2019-2020成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十大优秀案例”和“2019-2020成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十大创新案例”。
此次评选活动不只是一次对成都各区(市)县营商环境建设成果的集中巡礼。更重要的是从不同维度“透视”成都各区(市)县营商环境建设优秀案例和创新案例,为各区(市)县搭建起总结成功经验、相互学习借鉴的平台,精准地勾勒出区域营商环境的全貌。
马钦皮亚考斯基认为:“经济的快速发展令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高水平的公共投资和劳动力两大引擎。但目前这两大引擎有所疲软,把既存的生产力、生产效率提高就可以激活第三个引擎。其主要实现途径就是改善营商环境。”
近两年,成都在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为企业发展构建起高效的服务保障体系,培育出良好的企业发展“土壤”,各类市场主体如雨后春笋,不断发展壮大。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28.3万户,同比增长18.7%,新登记数量和增速均位居副省级城市第1名;企业登记数达92.2万户、位居副省级城市第2名。与此同时,全市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298.6亿元,实现逆势增长0.6%。无疑,持续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是成都经济实现逆势上扬的关键所在。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看来,“企业的营商环境属于生产关系范畴,改善营商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可以促进新产品的发展。”他认为,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三点:要推进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工业和制造业应当是重点;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要“落地生根”;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降低企业制度易成本。
记者观察到,近年来除了大力推进减税降费,成都始终以网络理政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构建以城市大脑为核心的网络理政新平台,高效整合经济运行、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政府职能,构建网上政府、数字政府,着力打造“蓉易办”政务服务平台。
与此同时,成都还大力推动从“给优惠”向“给机会”“给场景”的转变,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分类发布政府需求、政府供给能力、企业能力、企业协作需求四张清单。同时,成都积极通过“场景营城”,每月推出100个新场景和100个新产品,推动政企间、企业间供需信息、资源要素的高效对接和精准匹配。
8月30日,在第二届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高峰论坛暨《2020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发展评估报告》发布会上,成都成功荣获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9月,《成都市全面深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出炉,标志着成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按下“加速键”,正式进入“3.0版本”时代。
如何进一步培育先机、开拓新局、走向世界?未来,成都将始终瞄准世行标准、国家标准和国内城市最高标准,不断完善国际化营商环境,为企业释放出更多的“红利”。
营商环境直接关系到成都能否抢抓“后疫情时代”城市发展机遇、更好地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除了用科学的指标体系评价区域营商环境外,如何从不同维度去分析、评价、总结优秀的、创新的案例对于未来进一步完善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至关重要。
届时,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十所高校的大咖专家将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围绕10大维度,各抒己见。
具体而言,这10大维度包括:市场导向的创新创业生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人才引育的评价激励机制、网络理政效能、企业开办时间、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市场开放度和跨境贸易便利度、招商引资成果、经济体量及增速、经济发展态势共10个方面的营商环境工作。
本次评选活动将通过公开征集营商环境“优秀”和“创新”候选案例的方式,对“优秀”和“创新”候选案例分为两组进行网络投票。所有候选案例根据在营商环境领域中的不同维度,交由对应领域专家评分半岛全站平台。最终成绩由网络投票排名得分(占比40%)和专家评分(占比60%)构成。
据悉,两大案例的评分标准有不同的侧重点。“优秀”案例侧重创新创业环境、政务服务环境、贸易和投资环境和区域经济基础及发展态势。“创新”案例侧重创新效果、创新效率、创新突破、创新影响、创新推广。
评选专家: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
1、每日经济新闻在官网公开征集营商环境“优秀”“创新”候选案例,成都各区(市)县可自主报送,也可由大数据分析选取传播率高的营商环境工作作为候选案例半岛全站平台。
5、“优秀组”“创新组”评选总分前十名分别获评为十佳优秀案例、十佳创新案例。
8、专家评分规则:根据候选案例在营商环境领域中的维度,结合专家研究领域,以评选标准为依据打分,满分为100分,最低为60分。
2、每个区(市)县总共最多可报送两个案例参加评选,由各区(市)县营商环境牵头部门负责统一组织报送。
3、每个案例介绍限1000字以内(如有配图更好),报送格式详情请见附件1、附件2。
(1)创新创业环境:区域营商环境打造,形成的市场向导创新创业生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人才引育和评价激励体制等方面;
(2)政务服务环境:可从网络理政效能、企业开办便利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税收服务、知识产权保护、法制化等方面展现;
(3)贸易和投资环境:可从市场开放度和跨境贸易便利度、招商引资成果等方面展示;
(4)区域经济基础及发展态势:功能区建设、供应链体系建设、重大机遇及政策出台,为市场主体创造优质投资便利化环境。
(1)创新效果:根据原有模式与新模式差异化评估的创新改善度和按照计划完成创新程度的创新程度进行评分。
(2)创新效率:从设计创新到完成创新的时间的创新全流程所用时间以及创新所投入的资源与产生实际效果评估的创新投入资源与产出评估进行评分。
(5)创新推广:从案例对其他区域复制推广可行性评估和对其他领域创新的借鉴意义评估进行评分。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