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践行“两山”理念的关键路径。重庆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上有何探索?
8月15日是第二个全国生态日。当天,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对外发布全市十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涉及10个区县和单位,包括涪陵榨菜、奉节脐橙、巫山脆李、荣昌猪等重庆“土特产”,已从“含绿量”高的产品长成高“含金量”的产业;有九龙坡、梁平、云阳在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和沿江库岸综合治理,持续提升和挖掘生态价值并开展产业导入;还有珍稀濒危植物崖柏保护、“碳惠通”节能减排成果转化以及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变金融“活水”的探索。
“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需要将优美生态环境“产品化”,形成生产体系、交易体系和流通体系,将绿水青山中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合理高效变现,真正实现生态有“价”,让保护修复生态环境获得合理回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评选出的案例在价值核算、权益交易、经营开发、保护补偿、金融支持等方面进行了系列探索创新,半岛体育全站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性,半岛体育全站较好地展示了近年来重庆市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所取得的成果。接下来,将继续统筹和协同各区县、有关单位持续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成功经验和有效路径,不断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体制机制,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奉节县整体退出煤炭生产市场后,以生态优势和人文优势为指引,将产业发展重点放在了农业与旅游业上,形成了低山发展脐橙、中山发展油橄榄、高山发展中药材的特色农业发展格局。脐橙种植面积达37.5万亩,综合产值超60亿元,缔造了“一棵树养活30万人”到“一棵树致富30万人”的产业奇迹。
巫山县将海拔175米至1000米确定为脆李种植适宜区,推广专业化、标准化、绿色化的连片规模种植。种植巫山脆李30万亩,培育巫山脆李绿色食品企业51家,产量13.5万吨,产值18亿元,实现了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共赢。
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不断加强崖柏保护与监测、人工规模化繁育、野外回归、迁地保护及适应性栽培等工作,繁育崖柏幼苗220万株,野外回归70万株,促进当地香料作物、崖柏苗木等植物资源产业和文旅产业发展,每年带动周边农户劳务增收200万余元,为我国同类型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与拯救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碳惠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平台,在全国率先集碳履约、碳中和、碳普惠功能为一体,将重庆市生态、能源、工业、消费等领域中的固碳、应用清洁能源半岛全站平台、节能减排等成果转化为碳资产。目前,“碳惠通”个人端累计搭建低碳应用场景17个,注册用户超过230万人;企业端已登记149家企业,进行“碳惠通”核证自愿减排量(CQCER)登记约200万吨,累计交易量约460万吨,交易金额超过1.2亿元。
人行重庆市分行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标准体系半岛全站平台,联合市生态环境局、市林业局等部门印发《重庆市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抵(质)押贷款业务指南(试行)》。截至2024年6月末,重庆市已落地5笔合计2.1亿元的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贷款,为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金融“活水”。半岛体育全站(田欣雨)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践行“两山”理念的关键路径,重庆发布十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