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岛之国马尔代夫,桥一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如今,一座壮观的大桥飞跨海面之上,连接着首都马累和机场岛。桥下碧波万顷,桥上车水马龙。两侧的人行道上,不时有行人驻足留影。航班起飞或降落之时,俯瞰海面,这座全长2000米的大桥最为引人注目。
这座地标性建筑就是中马友谊大桥,是中国和马尔代夫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新年伊始,北京迎来今年首位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外国元首——马尔代夫总统穆伊兹。
他是这座大桥建设历程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半岛全站平台,时任马尔代夫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部长,正是大桥马方项目管理者,对大桥怀有特别的情感。
1月10日下午,国家主席习在人民大会堂同穆伊兹总统举行会谈。穆伊兹总统特别提到,马中合作特别是共建“一带一路”,使马尔代夫人民受益良多,马中友谊大桥已经成为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
据史料记载,早在中国明代,中国航海家郑和就率领船队两度到过马尔代夫,马尔代夫国王优素福也三次派遣使者来华。马累国家博物馆中陈列着当地出土的中国古代瓷器和钱币,成为两国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
在此次访华之行首站福建,穆伊兹总统参观福建博物院时,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前驻足良久,看到路线图上标注着马尔代夫为重要节点,感到十分高兴。
2014年,习主席对马尔代夫进行历史性国事访问,双方一致同意建立中马面向未来的全面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在那次访问中,习主席表示,中方将积极研究支持马方提出的马累-机场岛跨海大桥项目。
近四年后,这座跨海大桥项目,即中马友谊大桥正式通车,马尔代夫人民由此实现了拥有一座跨海大桥的夙愿。穆伊兹曾对新华社记者感慨:“眼看着中国建设者一步一步把大桥的蓝图变为现实,我感到无比激动。”通车后,大桥显著改善了马尔代夫民众的出行条件。
2021年8月30日,中马友谊大桥开通三周年之际,穆伊兹通过视频表示祝贺,再次感谢这个重要项目为当地社会经济生活带来的重要积极影响,“愿马中友谊长存!”
此行在福建,穆伊兹总统还特别同承建中马友谊大桥等项目的中国交建的代表会面。
近年来,从中马友谊大桥开通到维拉纳国际机场改扩建,从社会住房建设到“光明行”活动,中马合作给马尔代夫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给当地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大桥所连接的胡鲁马累,是建设在填海岛屿上的新兴城市,寄托着马尔代夫人民对发展的美好期待。如今,一座座崭新的公寓楼矗立在海岸旁,开放式小区整洁漂亮。由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约4000套公寓,帮助解决当地住房问题。不少当地居民把这些小区称作“中国城”。
马哈茂德·焦夫尔参与了公寓楼的建设工作。他回忆说,自己2008年首次来到胡鲁马累,当时这里还很荒凉,如今公园、商场、儿童游乐场、医院和学校一应俱全,他本人也来到当地定居,“相信胡鲁马累未来会发展得更好”。
马累代市长纳里什对记者说,中马友谊大桥给当地带来更多商机和人气,中方承建的住房项目帮助当地解决住房问题,“这些都是造福民生的好事”。
69岁的艾哈迈德·卡洛是中国医疗队“光明行”活动的获益者。两个儿子曾带着患有眼疾多年的老人辗转多家医院,均因手术难度大而无法得到有效治疗。2023年,中国医疗队医生经过充分评估后,给老人成功实施了手术。术后揭开眼罩时,老人家激动地说:“医生,我可以看到你的胸牌了,谢谢你!”老人的儿子也在社交媒体发帖说:“真诚感谢中国医生。”除了治病,中方还着力培训当地医务人员,力争为当地打造一支“带不走”的眼科专家队伍。
马尔代夫水清沙静、风景如画,受到不少中国游客青睐。2023年,中国与马尔代夫恢复直航,中马互免签证协定正式生效,两国人员往来更加便利,旅游合作稳步提速。络绎不绝的中国游客也带动了马尔代夫的“中文热”。中国高校与马尔代夫维拉学院合办汉语中心,开设旅游汉语培训班,吸引许多马旅游从业人员报名。
在两国元首此次会谈中,中方宣布支持更多马尔代夫优秀学生来华留学,推动增加两国直航航班。马方欢迎中方为促进人文交流采取的积极措施,期待更多中国游客赴马旅游。
马尔代夫外交部长穆萨·扎米尔对新华社记者表示,中国一直是马尔代夫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我们对两国牢固的友谊充满信心,此访见证两国合作提升到新的高度。马尔代夫已从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中受益匪浅,今后将继续同中方展开多领域合作,欢迎和鼓励中方在马尔代夫投资。”
中国驻马尔代夫大使王立新表示,未来中马合作潜力大、领域广,可以进一步提升马方经济自主发展能力,增进当地民众福祉。马尔代夫政府官员、政党代表、媒体、地方等各界友好人士相继访华,增进了两国人员往来和民间友谊。中方愿继续促进两国民心相通,为中马关系持续发展筑牢坚实的民意基础半岛全站平台。
马方期待以构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契机,进一步拓展双边合作新渠道,增加双边关系新内涵,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马中关系取得更多新发展,为两国人民创造更多福祉。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12-2023 半岛全站(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