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7年8月29日9:30
简介:出版,在今天不仅作为一个行业,同时也作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承载者,正在走向更大的全球市场。如何在世界出版行业占据自己的稳固地位,如何修炼内功让中国的图书为全世界读者带去阅读的乐趣?作为“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吴伟副局长为我们展开美好的蓝图。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网。这里是正在直播的“中国访谈,世界对话”。
图书是世界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交往的一种渠道,半岛全站中国人通过图书了解到美国的海明威、俄国的普希金、法国的巴尔扎克、英国的莎士比亚,我们从关注这些作品,关注这些作家的国度和文化,在中国了解世界。同时,我们也希望世界能够了解中国,希望中国的图书可以走向世界。
“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2005年应运而生,作为该计划的推广者和倡导者,国务院新闻办三局副局长吴伟女士作客中国网,与我们聊一聊中国图书走向世界之路,坐在我身边的这位就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三局吴伟女士。
刚才我们谈到“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现在大家非常关注,这个计划是怎么提出的呢?
“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应该说起源于04年的“中法文化年”。当时中国在法国搞“中国年”的时候,中国图书作为法国图书沙龙主力国的活动,我们希望在图书沙龙上可以有中国的图书展出,于是就联系到法国的出版机构,希望他们可以翻译出版中国的图书。
法国的出版社也非常高兴,因为他们出版中国图书可以得到我们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资助,原计划这个图书要翻译成法文100种,因为时间关系只翻译了70种。在法国图书沙龙4、5天的时间里,70种图书每种印了两到三千本,他们在4、5天的时间就销售了三分之一。
开幕时,法国总统希拉克到中国,原定计划是在展台驻足停留7分钟。看到中国的图书,他非常兴奋,也非常喜欢,整整呆了40多分钟。而且从图书销售情况看,4、5天的时间销售三分之一,我们觉得中国的图书在法国很受欢迎。由此我们想到,这不仅仅是在法国受欢迎,在国外一定有读者群半岛全站平台。
由此,我们希望把法国的经验推广到全世界。05年“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正式有了名字,04年时还没有这个名称。05年开始实施这个推广时,要有组织保障,我们成立了由20家成员单位的工作小组,这20家成员单位几乎囊括了中国大的出版集团和大的出版社。
当然光是大还不够,还要“走出去、走得好”,图书版权贸易做得好的单位,包括中国出版集团,中国国际出版集团和中国科学出版集团,以及北大、清华、北语等等。
是这样的。这个计划开始实施时,这些工作小组成立时,我就在不同场合讲过这个话。我们这个工作小组做得好的可以随时加入进来,做得不好的也有退出机制。
今年年初,我们开工作小组第三次会议时,有8家出版集团和出版社变成新的成员单位。当然,现在还有若干出版集团和出版社在外面排队。因为这个工作小组不是纯粹的荣誉单位,如果仅仅作为荣誉单位,我觉得还不是我们的初衷。我们希望这个工作小组成为中国出版“走出去”的先锋队,希望保持它的先进性。
所以,今后可能成员单位还会更多一些,但是不会无限扩大。退出机制现在执行和操作起来有点难度。
您刚才为我们介绍了计划诞生的一些背景,这些单位是先锋队,不只是一个荣誉单位这么简单,比如印刷、发行、推广这些实际操作起来有什么措施呢?
“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和工作小组是我们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新闻出版总署牵头的计划。我们新闻办主任和新闻出版总署署长都讲了,这个工程已经纳入“十一五”文化发展重大工程,我们要把这个工程作为一个名牌工程。这就需要这些成员单位确确实实把这些工作落在实处。
一方面是我们政府要搭建平台,要搭建两个平台。一个是版权贸易的平台,一个是实物出口的平台。这个工作小组成立以后,各个小组要有配套措施,除了政府拿钱资助翻译、出版中国的图书之外,各个成员单位自己也都有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和奖励政策。比如说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做“走出去的”的事,每年拿出钱奖励“走出去的”个人和“走出去的”单位。各个集团下面有很多出版社也做这些事。
比如我们想让图书走出去,在国外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我们自己摸索了什么经验?
我们也尝试了各种办法,比如原来我们希望政府出钱,把出版社的版权买过来,赠送给国外。实践证明这种办法好象国外不大接受。类似这种资助出版的做法国外很多国家都是这么做的,比如美国、半岛全站英国、法国等等都有类似的做法。
其中做的比较成功的就是法国。法国不仅做的早,它从91年开始,实际上和我们的做法有极其多相似的地方,不仅做的早,它做得还人性化,在中国它叫“傅雷计划”,在俄罗斯在“普希金计划”,在西班牙叫“塞万提斯计划”,在印度叫“泰戈尔计划”。它在属地国找一个该属地国家非常熟悉的名称做这个事,就特别有亲和感。
法国从91年到去年06年的15年间,资助中国翻译出版法库的书有600多种,我们“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2、3年间就有300种。所以我们的计划推进还是比较的迅速,也很稳定。因为年年都在递增,我为这个计划的实施顺利感到很欣慰和振奋。
现在在国际出版业中国图书贸易逆差,这时候诞生的“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我想“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对减少版贸的逆差起到积极作用,这是多年来的痼疾,大家都在讲这个事,无论是从国家、政府角度,还是从出版社、出版人的角度,大家都很焦急。因为中国的图书走不出去,不仅仅是中国的图书贸易问题,它使中国文化没有办法和世界对话,没有办法融入世界。
我过去说过一句话,文化的差异可以吸引读者,理解的差异丧失读者。现在实际上确实是这样半岛全站平台。我们中国图书走不出去,当然这仅仅是一个侧面,就是文化的不能融合,文化的不能理解。我们不光丧失读者,同时也会增加和国外沟通的成本。因为文化差异不同,大家沟通不了,某种意义上就影响了我们国家的形象。你误会越多,就容易矛盾越多,冲突越多。
我们应该用图书交易、贸易这个平台,要降低这种误会和冲突。这是我们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职责和职能,也是我作为主管对外出版,从事这个事业的人的一个愿望。因此我讲,我们“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在这方面应该是做出了贡献。
到06年,有两个比较让人高兴的数字,06年9月,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第一次实现了版贸的顺差,20年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今年是第14届。时隔一个月,在法兰克福我们版贸顺差再现。这两个应该是我们中国出版界大家比较关注的两个书展。这两个书展是我们中国出版人必须要参加的。
我们“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工作小组办公室去年对工作小组人员单位版贸的统计有一个数字。去年20家成员单位一共向国外输出版权1132项,这个数字还不含港澳台地区。今年3月份工作小组召开会议的时候,对三家版贸输出比较成功和表现突出的三个单位进行表彰,一个是中国国际出版集团,一个是中国科学出版集团,还有一个是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他们三个单位版贸输出的量都在200项以上。
整个成员单位版贸输出的情况有一个排行榜,排在后面要加把劲,他们觉得我们今年一定比去年好。所以今年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这种签约项目会我觉得会比去年更多。
这个顾问团大家都非常的关心。这也是我们利用外力,借用外脑的想法。因为中国图书“走出去”不能盲目的走,也不能凭着自己想当然的走。说实话,我们毕竟和国外的出版界直接沟通、深入沟通的机会还不够多。到底国外对中国什么样的图书、什么样的选题会有兴趣?就是什么样的东西能够“走出去”走的比较顺利,这个我们要听听专家的意见。
所以这些事情我们已经酝酿了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请来的这些专家一个是国外知名的出版集团,出版机构,首先他必须是专家,对出版业要必须十分熟悉。第二,就是要对中国有兴趣,对中国友好。当然还有很多很多专家,他不一定每个人都对中国有兴趣。那么对中国有兴趣,希望把中国的图书介绍出去,这样的专家是我们基本的条件。
8月31号,我们会召开一个外国专家的座谈会,当然是和我们28家成员单位的成员要座谈,首先是请他们讲一讲。我们请了12位专家,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俄罗斯,很多国别和语种,而且他们是方方面面的专家,有出版界专家、媒体界、还有发行界的专家,他们会从不同角度给我们“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提出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这样我们国内的出版集团也会带着问题请教这些专家,并且我觉得,这些专家已经作为整个“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工作小组的顾问,那么各个出版集团不妨把他们聘作自己集团的顾问,那样交流会更深入、更加开拓。
我希望以后我们的外国专家经过推荐或者自荐,这里面也有自己觉得我对中国有兴趣,我可以自己来。
有些是其他的专家推荐的,我觉得这样都可以。这个数目我们不能十分确定,比如我限定30、50个或者多少,我们希望帮助中国的专家越多越好。这次会议是第一次,我们会请国务院新闻办和新闻出版署的领导给他们发证书。以后再开这种会,我们希望把这个会开得更加专业一点,比如某一方面的专家和某一方面的专业出版社对接、座谈,可能效果会更好。
当然,我们国内的翻译有不少。这次推广计划和中国翻译家协会是合作的,把我们国内现在一部分翻译专家已经推到了我们推广网上。网络上面有详细专家的介绍,以及他们翻译哪一部分更专业,比如翻译文学、文化、科学等等。
今后我们希望搞一点培训,比如说中外的翻译家可以合作,能够把翻译的书翻译得更到位一点。如果中外能够结合的话,不仅仅是中国,不仅仅是国外,可能翻译的效果会更好。
现在我要多说两句的就是有些关于“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的资讯,我们有两个渠道。一个是“中国图书对外推广网”门户网站,是今年3月6日开通的,上面有关于“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全部资讯,包括翻译专家库和外国专家库。还有我们最新推出的中国图书介绍半岛全站平台。这是一个网站。
还有一本专门的杂志,叫《China Book Internation》,这能够把每一年我们认为经过专家评审,认为他们能够“走出去的”机会比较大的图书介绍出来。每一期志大概介绍500本左右,这些杂志发行的范围和对象也比较好,像我们和外国驻华使领馆、外国出版公司、发行公司以及图书馆。
还有就是有热情,希望把翻译中国图书作为自己的一个兴趣和使命。我觉得使命感很重要,光有兴趣做一两天就不做了,如果当成自己的责任就会长期从事这件事情。我们会把这些人介绍给中国的出版商和外国的出版商。现在急缺这样的人才。不仅国内的出版商,国外的出版商他也希望我买了中国的版权之后,也希望中国的出版社能够把翻译成的初稿再给他,他拿到国外再修改、加工,这样他们会省很多时间,出版起来也快了。所以这样的人如果有,请自荐、推荐都行。
越多越好,希望各个语种的人都有。我们从05年开始做这个事,05年是4个语种,到了06年就增加了很多。05年就变成12个语种,速度非常快。05年是资助了7个国家,20家出版社,到06年就变成19个国家,49家出版社。所以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推广计划,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得到推广计划的资助,这也是我们喜忧参半的事情。因为不可能每一个申请的人都能得到满意的结果,但是我们会尽可能的做。
比如说《狼图腾》,05年买的,他们恐怕要到明年才能出版,这里面有这两个主要的障碍。希望“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能够在中国图书不断走向世界时,和世界文化融合,让越来越多的人理解中国文化,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懂得汉语。
所以现在我们很多教汉语的图书在世界很有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资助这个,我们也是做了很多的工作。
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每年GDP都以两位数增长,为什么有这样的发展,他们很惊奇,他们很想知道,我们要有意识组织这一类的东西提供给国外。现在这个工作也就开始做了。
推广计划工作小组也是有若干活动,我刚刚讲的杂志、网站都是渠道,包括书展。还有就是我们组团出访。去年我带了一个代表团到南美,墨西哥、和巴西。
和我同行的几家出版集团也都和他们建立了联系,我想这个推广计划不仅仅是介绍书,同时把我们出版机构也推出去了,让他们和国外的出版机构直接建立联系。这样将来在做进一步沟通时会相对容易一些。
我们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外国小孩子从小学汉语,那么大了以后自然对中国有兴趣,读中国的书没有什么障碍。就像我们中国人从小读英语,现在的中学生比我们那个时候上学时读英文的图书、报刊容易得多。
我刚刚讲的表彰的三家,中国国际出版集团、中国科学出版集团、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他们去年的版贸超过200项。当然不是说其他的就不好,大家都非常努力,可能这个版贸和其他的贸易一样,有大年、小年、丰年、庆年,可能他们今年做的好,明年就会不足。其他的出版社可能去年少一点,今年就会多一点,不能说没有过200项目的,没有表彰的就不好。我觉得在大家努力的情况下,我们整体的情况都会有很多的进步。
是这样的。我们的成员单位开会时,成员单位之间会有沟通,做得好的会把他们的经验介绍给他们,同时他们自己也有提高,他们同时也从其他的成员单位中互通有无。所以这种沟通平台也是非常的重要,他们特别乐意开会。我们现在推广计划原来是想每年开1、2次会。每一个,特别是地方的出版集团希望到他们那里开,所以我们现在开会实行申办制。就是你申请,在申请的成员单位中我们选一个。现在越来越多的成员单位开会轮一圈也需要很长时间。
我们不期望有太大的顺差,但是希望能够实现平衡,进出能够没有太大的差异。外国的读者读中国书的时候,他可以在各种渠道,比如书店、网上可以买到。我觉得这就是我们工作的一个不算太近的目标。
“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从05年开始专门设展区,到去年一直有,参观访问的人不断。这部分分两块,一个是展览部分,有我们资助的图书已经出版的,这是一块。还有我们准备向国外推荐的图书也有,半岛全站这是展览部分。还有一块就是活动区。我也是在各种会议上讲,“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工作小组在博览会设展台,免费提供给我们出版社来使用,你可以在这个活动区举行各种活动,比如推介会、签约仪式、发布会等等。
这个消息一发布,到目前为止,从30号明天开幕开始,到1、2号全部排满了,十几、二十场活动。有些出版社说我们不知道这件事,我们知道的话也会报名。我说今年只能这样了,再想加进去也不容易了,我想这个展区明年会更热闹。
我们做过一个调研,96年到05年的10年间中国图书在国外翻译出版的情况。抽样是两个来源:一个是我们国家图书馆藏书,一个是亚马逊网站。大概是7个国家,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包括西班牙等等7个国家大致的情况,就是对中国过去已经出版的中国主题的图书,历史、地理几乎占在第一位。除了法国,法国是文学排在第一位。其次可能就是哲学、宗教、文化,包括医药、饮食、菜谱等等这一类,他们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