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星未来以软硬件协同优化为核心思想,定位于智能汽车产业链Tier2,主要面向智能驾驶前装量产场景和车路协同等边缘智能场景,提供以智能驾驶计算芯片为核心、软硬件协同的高能效计算方案,包括智能驾驶计算芯片「惊蛰R1」、智能计算平台开发套件「NE100」、边缘计算模组「NM10」等产品,并配套提供智能驾驶参考方案「NOVA-ADCU」、高能效AI处理架构「平湖」及全流程开发工具链「鲁班」。 在交付上,超星未来采取“自选超市”模式,可以根据下游客户的能力结构和差异化需求,从产品矩阵中提供灵活组合的产品和服务。
1、智能驾驶计算芯片「惊蛰R1」 「惊蛰R1」是超星未来基于自研高能效Al处理架构「平湖」推出的智能驾驶计算芯片,采用TSMC先进制程工艺,可提供高达算力和30KDMIPS@1.2GHz的通用算力。根据不同场景,「惊蛰R1」可选择高吞吐率模式与低延时模式运行,配套高性能计算库,定位于L2+级别智能驾驶应用,精准面向量产市场。 LPDDR4x双通道内存可提供自如响应的数据移动能力,支持高效率的实时运算。经实测, 「惊蛰R1」的能效比为4TOPS/W,达到行业内第一梯队水平,可以在系统层面实现自然被动散热设计,降低整体的域控成本。「惊蛰R1」的NPU平均利用率可达70%以上,充分释放芯片性能。 作为智能驾驶计算芯片,「惊蛰R1」提供丰富的多传感器接入能力和灵活的连接性,支持多路MIPI以及以太网接入,用户可以根据使用场景自由设计多摄像头、激光雷达以及毫米波雷达的接入,打造不同能力等级的智能驾驶系统。 和同阶竞品相比,使用「惊蛰R1」实现同级别智能驾驶方案能够降低30%-50%的总体成本,是轻量级智驾产品的精准之选。
2、智能计算平台开发套件「NE100」 「NE100」是超星未来基于自研的智能驾驶计算芯片「惊蛰R1」和全流程开发工具链「鲁班」打造的智能计算平台开发套件,全面支持各类传感器输入,适配多种深度学习算法框架,可高效实现感知、融合、预测、规划、控制等功能,帮助客户快速进行L2+智能驾驶、特定场景L4、路侧感知等场景原型系统的开发及验证。同时,「NE100」可以部署超星未来自研的应用层算法,助力客户进行特定模块的研发。
3、边缘计算模组「NM10」 「NM10」是超星未来基于自研AI芯片「惊蛰R1」打造的边缘计算模组,算力为16TOPS@INT8,可提供SODDIM 260PIN接口,在电气属性和结构上兼容Xavier/Orin NX SOM模组,满足客户边缘计算和数据落盘等需求。「NM10」能够快速实现终端设备和边缘端设备的AI应用部署,广泛应用于智慧交通、智能电网、智慧制造、智慧金融、无人机等边缘计算场景。基于「NM10」和超星未来自研的全流程开发工具链「鲁班」,客户可以快速部署自研算法或超星未来提供的参考算法进行特定功能的开发和验证。
1、智能驾驶参考方案「NOVA-ADCU」 「NOVA-ADCU」是超星未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需求和传感器配置,基于「惊蛰R1」芯片打造的多样化智能驾驶参考设计,包括高阶行泊一体参考方案NOVA-ADCU Ultra、轻量级行泊一体参考方案NOVA-ADCU Pro、双目智驾参考方案NOVA-ADCU Air (Bino)、以及路侧感知参考方案NOVA-ADCU RS。
1.1、NOVA-ADCU Ultra基于两颗惊蛰R1芯片加车规级MCU设计,搭配包括1颗8MP前视摄像头、4颗2-3MP侧视摄像头、4颗2-3MP环视摄像头、1颗2-3MP后视摄像头、1颗前向激光雷达、5颗毫米波雷达以及12颗超声波雷达,可实现10V5R1L12USS高阶行泊一体方案。行车方面最高可支持TJP、HWP和城区NOA等功能,泊车方面最高可支持AVP2.0,同时方案支持BEV算法部署,大幅提升智能驾驶三维感知性能。
1.2、NOVA-ADCU Pro基于单颗惊蛰R1芯片加车规级MCU设计,搭配包括1颗8MP前视摄像头、4颗2-3MP环视摄像头、5颗毫米波雷达以及12颗超声波雷达,可实现5V5R12USS轻量级行泊一体方案。行车方面最高可支持ALC和高速NOA等功能,泊车方面最高可支持APA和AVP1.0功能。
1.3、NOVA-ADCU Air (Bino)基于单颗惊蛰R1芯片设计(可选配车规级MCU)半岛全站,搭配双目前视摄像头,可支持实现路面高程检测、魔毯悬挂、通用障碍物避障和其他基础L2 ADAS功能。同时此方案可下探到前视一体机的产品形态,支持高性价比的智能辅助驾驶方案。
1.4、NOVA-ADCU RS是面向车路协同场景开发的路侧感知参考方案,基于惊蛰R1芯片提供路侧MEC设备参考设计,可部署激光雷达点云融合、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等目标检测和跟踪算法,并进行交通状态事件判断与播发。目前超星未来基于R1芯片的边缘侧计算方案已经在车路协同场景实现了规模化落地。
1、高能效AI处理架构「平湖」 「平湖」架构专为智能驾驶场景定制化设计半岛全站,集成了脉动阵列张量计算引擎和低功耗向量处理单元,可以广泛支持目前的主流神经网络,针对性地处理密集、非密集的各类算子,实现整体模型的高效运行。针对高性能计算普遍面临的带宽问题,平湖架构设计有二维张量缓存和高性能DMA模块,在各类情况下均可以全吞吐地支持张量引擎和向量引擎地计算,并配合编译器实现极致的片上数据复用。结合“计算”与“访存”两个部分的极致优化,平湖架构可以实现极高的性能利用率和计算能效,实测表明在平湖上运行智能驾驶典型神经网络的利用率平均可高出行业领先水平20%。
2、全流程开发工具链「鲁班」 「鲁班」是超星未来基于自研智能驾驶计算芯片打造的全流程开发工具链,提供包括剪枝工具、量化工具、编译器和运行时在内的全套软件开发工具,支持Pytorch、TensorFlow等主流深度学习框架,可实现神经网络模型在SoC上的高效优化与部署。「鲁班」广泛支持各类算子,同时提供成熟的API接口,可实现端到端高性能推理,助力用户便捷地开发出极具性价比的智能驾驶产品。配套「平湖」架构,「鲁班」工具链能够在保持量化精度高于99%的基础上,获得最大10倍的推理加速比。
1、硬核的团队:经过四年的快速发展,超星未来已组建起一支百余人的硬核团队,成员平均从业经验超过10年,研发人员比例超过70%。团队成员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亚琛工业大学等国际顶尖院校,以及国内外一线的芯片设计公司、智能驾驶公司、主机厂和Tier1厂商,具备领先的产品认知、扎实的研发基础和丰富的量产经验。 其中,发起人汪玉教授是清华电子工程系主任、IEEE Fellow、国家优青、原深鉴科技创始人; 发起人杨殿阁教授是清华车辆学院首任院长、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士; 创始人&CEO梁爽是清华大学电子系本科,清华微电子&帝国理工联培博士,师从魏少军教授及Wayne Luk院士,是业内首批深度学习加速器设计专家,拥有10+年研究经历,曾多次发表顶会成果,最高单引200余次,曾任职于百度IDL、深鉴科技等AI芯片团队,曾获北京市科技新星、中关村U30创业青年、中关村创业之星等称号; 合伙人&CTO陈忠民是清华大学电子系本科、微电子研究所硕士,拥有20+年Chipset/CPU/AI芯片技术研发半岛全站、量产交付、团队管理经验,曾任AMD AI高级总监、AMD Phoenix XDNA AI加速方案主管,曾任深鉴科技芯片副总裁,是我国首颗高性能x86 SoC芯片架构设计与团队主管。
2、领先的技术:超星未来拥有行业顶尖的计算架构设计能力和国际一流的Al算法优化能力,曾获得日内瓦发明奖、香港发明创新总会特别发明奖、CVPR2020低功耗视觉竞赛全球第三、BMW China IT创新挑战赛金奖等,技术成果曾入选Low-Power Computer Vision杰出案例。
3、知识产权:目前,超星未来已积累有12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包括发明创造70+、实用新型8+、软著40+,覆盖了从芯片到算法,从硬件到软件的技术成果,为技术研发和产品迭代建立了深厚的壁垒。
4、荣誉资质:凭借硬核的实力与多年的沉淀,超星未来已获得40+项行业荣誉、10+项政府资质、10+协会认证,参与了15+项行业标准建设,其中包括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北京市海淀区胚芽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中关村金种子企业等。
超星未来以软硬件协同优化为核心思想,定位于智能汽车产业链Tier2,主要面向智能驾驶前装量产场景和车路协同等边缘智能场景,提供以智能驾驶计算芯片为核心、软硬件协同的高能效计算方案。 目前,超星未来已经与二十余家汽车领域的合作伙伴及客户在智能驾驶计算芯片、三维感知算法等方面展开了具体合作,获得多个定点项目。
4、在车路协同等应用场景实现了规模化落地。 其他的业务及客户由于保密关系,暂不方便对外透露。预计2023年,公司有望拿下至少2家车企(含某头部标杆车企)量产车型芯片定点,实现3000万营收,跻身国内智驾芯片厂商头部,2024年获得近亿元订单。
目前,超星未来已积累有12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包括发明创造70+、实用新型8+、软著40+,覆盖了从芯片到算法,从硬件到软件的技术成果,为技术研发和产品迭代建立了深厚的壁垒。 凭借硬核的实力与多年的沉淀,超星未来已获得40+项行业荣誉、10+项政府资质、10+协会认证,参与了15+项行业标准建设,其中包括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北京市海淀区胚芽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中关村金种子企业等。
「惊蛰R1」是超星未来基于自研高能效Al处理架构「平湖」推出的智能驾驶计算芯片,采用TSMC先进制程工艺,可提供高达算力和30KDMIPS@1.2GHz的通用算力。根据不同场景,「惊蛰R1」可选择高吞吐率模式与低延时模式运行,配套高性能计算库,定位于L2+级别智能驾驶应用,精准面向量产市场。 LPDDR4x双通道内存可提供自如响应的数据移动能力,支持高效率的实时运算。经实测, 「惊蛰R1」的能效比为4TOPS/W,达到行业内第一梯队水平,可以在系统层面实现自然被动散热设计,降低整体的域控成本。「惊蛰R1」的NPU平均利用率可达70%以上,充分释放芯片性能。 作为智能驾驶计算芯片,「惊蛰R1」提供丰富的多传感器接入能力和灵活的连接性,支持多路MIPI以及以太网接入,用户可以根据使用场景自由设计多摄像头、激光雷达以及毫米波雷达的接入,打造不同能力等级的智能驾驶系统。 和同阶竞品相比,使用「惊蛰R1」实现同级别智能驾驶方案能够降低30%-50%的总体成本,是轻量级智驾产品的精准之选。
强劲的性能与优异的效能 - 4核自研高能效AI处理架构「平湖」 - AI算力高达16TOPS@INT8 - 功耗85% - NPU平均利用率可达70% - 高吞吐率与低延时 - 支持BEV算法部署 通用软件生态的连接 - 8核CPU处理器 - 通用算力为30KDMIPS@1.2GHz - 提供高性能计算库 强大的视频处理能力 - 4K@60FPS编解码能力 - H.264/H.265 高带宽低功耗内存接口 - LPDDR4x,32bit x2 - 最高带宽:34GB/s@4266MHz - 最大容量:8GB 丰富而灵活的连接性 - 成熟的量产总线接口 - 充足的开发调试接口 - 支持多路Camera,LiDAR,Radar,HD-Map Box,INS等接入 全面配套软件工具 - 全流程开发工具链「鲁班」 - 高可靠系统软件「NOVA-Drive」 - 智能计算平台开发套件「NE100」 - 智能驾驶三维感知参考方案
「惊蛰R1」可应用于智能驾驶前装量产场景和车路协同等边缘智能场景,包括主动安全、L2+行泊一体、区域内智能驾驶、人机共驾、车路协同等。基于「惊蛰R1」,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需求和传感器配置,可打造多样化智能驾驶参考设计,包括高阶行泊一体参考方案NOVA-ADCU Ultra、轻量级行泊一体参考方案NOVA-ADCU Pro、双目智驾参考方案NOVA-ADCU Air (Bino)、以及路侧感知参考方案NOVA-ADCU RS。
研究数据表明,2022年1到9月我国乘用车L2及L2+级ADAS装配率已达到33.5%,同时上海出台政策:到2025年新车具备L2级和L3级功能的比例要超过70%。有预测指出到2025年我国智能汽车销量会达到2000万。经过多年探索,智能驾驶市场的焦点开始从开放场景L4转向前装量产L2+系统,收敛到更务实的渐进发展路线。未来几年最大的市场机会仍来自行泊一体、舱泊一体为代表的量产方案。同时,汽车芯片在车辆总成本中的价值占比将会持续提升至超过50%,预计到2025年,汽车电子规模将突破8000亿元人民币,智能驾驶芯片将突破1000亿元。 「惊蛰R1」可应用于包含8M像素的前视一体机、轻量级行泊一体、V2X路侧感知等货量最大、最具商业潜力的智能驾驶应用场景,发挥重大经济效益和产业带动作用。预计2023年,公司有望拿下至少2家车企(含某头部标杆车企)量产车型芯片定点,实现3000万营收,跻身国内智驾芯片厂商头部,预计2024年获得近亿元订单。
由盖世发起,旨在“发现好公司·推广好技术·成就汽车人”, 并围绕着“中国汽车新供应链百强”这个主题进行展开,表彰在新“人机时代”下,汽车产业深度变革过程中,拥有头部影响力的企业以及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的具有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的前瞻型公司,进行优秀企业及先进技术解决方案的评选,向行业内外展示这些优秀的企业和行业领军人物,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半岛体育全站半岛体育全站半岛体育全站
Copyright © 2012-2023 半岛全站(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