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品作为本课乃至全书的最基本概念,必须准确理解,首先必须把握两个条件:一是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即耗费了人的体力与脑力创造出来的,如自然状态的空气,阳光都不能成为商品;二是劳动产品必须用于交换(准备进行交换或正在进行交换),才是商品,如果生产出的劳动产品是用于生产者自己消费,而不进入市场交换,也不是商品。
(2)商品必备的两个条件或特征,对具体的、客观存在的东西要有具体的分析和判断。如人体的血液,某些内脏器官可以出卖,这就需要判断是否是商品。第二个条件是具备了,那是否是劳动产品呢?只要我们认真、具体地分析,血液、内脏器官是人消费了相当的生活资料(可折算为相应数量的人的劳动)在生理的发育进程中逐步成熟的,应视为一种劳动产品的特殊生产方式,因而出售的血液、器官仍然是商品。又如农民向地主交的地租,从商店购回后的商品再作为礼品转赠给别人的东西是否是商品,首先应肯定地租、礼品都是劳动产品,但由于没有进行交换,不具备第二个条件,因而不是商品。
区别:商品用于交换;商品有价值;商品是一个历史范畴。其他劳动产品不同于交换;其他劳动产品没有价值;劳动产品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范畴。
(1)首先两者是有区别的:①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人与物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的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②使用价值除商品具有外,其他一切与人发生关系的物品都具有,价值则是商品特有的本质属性。除商品以外的东西都没价值。③使用价值是在商品生产完成时就被创造了出来,而价值必须在商品交换完成才能实现。
(2)两者又有密切联系:①商品必须既具有使用价值,又要具备价值,两者不可分割是商品特有的两个要素。②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抽象的东西,不能独立存在,必须凝结于具体物质形态上面。价值则是不同使用价值商品相交换的依据,没有价值不同商品就无法交换,也就不称其为商品。③商品生产者希望“物美价廉”,消费者希望“物美价廉”都是将商品作为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来看待和考察的。当然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最终实现,是以两者的分离为条件。商品的生产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价值,为此必须将商品的使用价值让渡给消费者。消费者是为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为此必须让渡商品的价值给生产者,因而,无论是商品的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不可能同时占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是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也可说是价值规律的最主要的内容,是把握价值规律实质的关键。
(2)任何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都只能是个别劳动时间,社会上生产同一种商品的不同生产者所需的个别劳动时间各不相同,不能直接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只能在商品进入市场后,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计算价值量。
(3)当商品生产者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计算自己生产的商品的价值量时,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有比较,当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可获盈利,对生产者有利,反之,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者就会亏本,甚至破产。这就是价值规律为什么能促进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导致生产者的优胜劣汰的原因。
(1)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实质是一定劳动生产率的表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是劳动生产率变化引起的。故考察商品的价值量就必须考察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
(2)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又分为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指商品生产者各自具体的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则是指影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当商品进入市场,商品生产者同样有一个将自己的个别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比较的问题。
(3)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改变并不影响商品的价值量,但可以改变个别劳动时间,改变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这就是说个别劳动时间并不决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但由于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改变,意味着在同一时间内产品的数量发生了变化,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仍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总数变了,故价值的总量发生变化。
(4)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与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包含的价值量减少,反之,增多。但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改变并不改变同一时间,同一劳动创造出的价值总量。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改变,一方面意味着同一时间、同一劳动创造出商品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生产出的单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或增加,所以改变社会劳动生产率后生产出的商品价值总量是不变的。
(1)货币与纸币是有区别的:①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而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②货币是商品,具有价值。纸币只是一种价值的符号,本身没有价值。③货币具有五种职能,而纸币只具备代替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半岛全站平台
(2)货币与纸币的联系体现在:①纸币是货币形态的演变,是商品流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②纸币因为自身没有价值,因而其发行量必须是依据实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否则会引发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1)等价交换原则作为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交换中的客观要求。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都有各自独立的物质利益,都希望尽可能多地获得利润,尽可能抬高自己的商品价格,但另一方面,每个生产者和经营者也是购买者,抬高价格对每个生产者来说都是同等的,在广泛而大量的交换中,必然形成等价交换的原则。
(2)等价交换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等价交换,才能维护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利益,才能形成平等的竞争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促使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从而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3)等价交换是在动态中实现的,是借助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也就是说等价交换并不在每次具体交换中体现,而是在无数的交换中,在社会的总体交换中体现出来的。
(4)等价交换原则要求商品的价格既要反映商品的价值,又要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等价交换原则在货币条件下应表现为价格与价值相符,但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引起价格偏离价值,因此,实际在市场上商品价格是由价值决定又要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等价交换原则正是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得到贯彻,这就是市场形成价格。
(1)价值规律的作用在社会化生产基础上的商品经济中就是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配置实质上是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刺激作用,优胜劣汰作用的结果。
(2)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配置是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传递给生产者和经营者信息,通过市场竞争,使资源(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向优势部门或生产者集中,最后合理地实现在社会生产的各部门配置。这也就是价值规律通过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形式发挥作用。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党的十五大确立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与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具有必然性、长期性。
2、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并存和共同发展并不相悖。公有制是主体,它决定着我国经济的性质,非公有制经济是非主体,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决定,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一切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所有制形式,都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对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有十分积极意义的。
3、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构成成分上讲,并非说非公制经济也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现阶段无论是国有经济、集体经济还是非公有制经济的成分,都是以平等市场主体身份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经济的活动、竞争半岛全站平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市场的竞争力上。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要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保证公有制占主体地位最主要的是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关键部门和关键领域居支配地位,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起支配作用。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并不等于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公有制经济还包括了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和国有成分。
2、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侧重于就所有制结构中各种所有制成分的比例上讲的,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则是侧重就其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对国民经济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所处的地位和对国民经济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所起的作用而言。
3、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都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数量上、分布上的优势,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上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居优势,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不仅要有数量上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1、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在经营管理体制上,经过20年的改革,就是初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而最基本的内容就是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而且这一农村集体经营管理体制是与我国广大农村实行的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联系的。
2、家庭承包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农村集体所有经济的最好实现形式,因为:一是坚持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前提,农民依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获得经营权,有利于调动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二是它使农村集体经济的管理体制既有农户分散经营与集体统一经营两个层次,又符合现阶段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实际发展水平,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灵活性。
3、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充分肯定了家庭承包为基础的充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强调作为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一项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和稳定。
1、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整体水平低、多层次、又不平衡,由此决定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要实行按劳分配,而其他所有制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的存在,又决定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然性。
2、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实行按劳分配不仅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市场配置资源,要求各种生产要素都要进入市场,由市场来形成价格,因而,在实行按劳分配的同时,也应兼顾投资者、经营者、劳动者各方面的利益,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1、从时间上讲,商品经济出现在先,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时的产物。商品经济出现,必然出现商品市场,但只有商品经济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才出现以市场作为资源主要手段的市场经济。
2、商品经济侧重强调的是经济形态的性质,与之相对应的是自然经济,而市场经济侧重强调的是实现资源配置的方式或手段,实质是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与之相对应的是传统的计划经济。
3、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没有商品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就不可能出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要求和方式,市场经济又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客观要求,当商品经济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的阶段,必然要求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在这个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
1、商品经济中的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与市场有着密切的联系。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市场与商品交换活动在时间空间范围上是一致的,没有商品经济就没有市场,因而,价值规律也就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
2、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是通过价格波动的形式来实际的。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传递的信息,引发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竞争,优胜劣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传递的信息,协调生产与需求,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3、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配置实质就是价值规律对生产资料与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的调节作用。而这一调节作用又是通过价值规律的刺激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作用,导致价值规律优胜劣汰作用的结果来实现的。
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居主体地位,国有经济能否控制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和部门,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是关键,而国有经济的优势与主导作用主要是通过国有大中型企业表现出来的。
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其雄厚的资产,先进的技术、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良好的企业素质,为国家提供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它的存在和发展,对于壮大国有经济,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所以国有大中型企业无可替代地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决定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有着重要意义。
(1)国有大中型企业作为我国国有经济的骨干和中坚,搞活了这些企业,就抓住了国有经济的最主要部分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龙头。
(2)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内市场乃至国际市场竞争的主力,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就能使我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有应有的地位。
(3)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资产、技术、产品的优势代表着我国经济的后劲,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保证。
(4)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主导力量,对于实现企业的优胜劣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质量和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不仅对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它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优越性的发挥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工艺,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这一方法和途径的核心就是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所谓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单纯依靠增加投资、辅新摊子(上新项目),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人员、设备的方式来增加经济总量,这种增长方式也称之为外延式扩大再生产。而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在外部规模不扩大,人员设备不增加的前提下,主要依靠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改进设备,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的方式来增加经济总量,这种增长方式也称之为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往往造成重复建设,无效投资,造成国民经济的结构性矛盾,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也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不利于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现代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最主要方式与途径,这既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迎接知识经济到来的客观需要。
第二,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由第一课内容中价值规律的有关知识我们知道,管理出效益。科学而严格的管理可以节约企业生产与经营中的劳动消耗,在生产总值不一定的情况下,生产成本的降低(劳动消费的减少)无疑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应该提出的是,现代管理与科技是分不开的,因为管理本身就是一种科学,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与依靠科技进步是不可分的。两者只是侧重面不同,目的是共同的,提高经济效益。另外,企业的现代管理不仅是生产过程,包括市场营销、职工的培训、产品的售后服务等等。
企业的兼并和破产是一种经济现象。正确认识这一经济现象应从三方面认识;一、兼并与破产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客观存在和起作用的结果。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必然有优胜劣汰,同时兼并和破产也是我国企业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出现的必然结果,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二、兼并与破产对企业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是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特别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发展市场经济无疑是强有力的经济杠杆。三、企业的兼并和破产必然出现一些其他的后果,特别是企业破产,必然会出现下岗工人增多,这一现象越来越引起党和政府、社会的广泛关注,妥善解决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讲要靠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特别是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来解决,现阶段,党和政府也采取了许多措施,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解决了许多下岗职工的问题。
正确处理企业和国家的关系,实质是如何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作为国企的经营者是企业的法人代表,国有资产的经营者首先就应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要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为此既要努力提高本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经营管理好本企业着眼于企业的未来和发展,更要从全局出发,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当国家利益与企业发生冲突与矛盾时,经营者应毫不犹豫以国家利益、整体利益为重。
正确处理企业与职工的关系,实质是处理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所谓长远利益,就是要把企业的自我积累放在首位,使企业具有发展能力,能持续、稳定地发展。所谓企业的现实利益,就是企业用于现时消费的基金。企业的经营者在处理两者的关系时,一方面要使企业发展有后劲,要留足用于企业技术改造、发展的基金,不能只管眼前,不顾长远,分光用光。另一方面,经营者在考虑长远、将来的同时,又要考虑职工的现实利益,关心职工的现实生活,企业活力的源泉在于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而,在企业生产发展、经济效益提高的前提下,要不断增加职工现实消费基金的数量、不断提高职工的生活水平。
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对企业的生存竞争至关重要,是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更显得重要。
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集中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创立名牌产品、实行优质服务,是企业良好信誉和形象集中体现,也是企业开展正当竞争的主要手段,企业要取得市场竞争的胜利,根据目前国际竞争的趋势,除了依靠提高产品质量、改进技术、降低成本等措施外,经济实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产品品牌的竞争,表现为企业信誉的竞争。世界上的名牌大举向中国市场进军,运用技术优势和经济实力抢占中国的市场,这对中国企业提出挑战。中国的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必须树立名牌意识,用产品的质量和优质的服务树立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是与具有生命力的自然人相对的概念。企业法人是指以盈利为目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法人,依照法律程序,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有符合国家规定的资金数额,有组织章程、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外资企业、私营企业等。企业法人与法人企业是同一概念,只是提法不同而已。非企业法人简言之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它们主要从事国家行政管理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
这个问题是本课的重点,也是全书的重点。对这个问题,按照教材的逻辑,可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首先,从共性角度,从理论上分析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农业为什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其次,从个性角度,联系我国的具体国情,明确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第三,结合对我国经济发展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分析,进一步说明要高度重视农业。具体分析可参看“基本观点”部分。
其二:现在是市场经济,有钱就有粮,无粮也不慌,可以到国外去解决粮食问题。
对第一个观点,要明确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条普遍性的经济规律。农业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剩余劳动产品的不断增加,是社会其他一切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共同基础。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是由其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不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下降而改变。通俗地讲,人类要生存和发展,首先要有饭吃,而只有农业才能解决吃饭问题。只有吃饭问题解决了,人们才能从事其他工作。从这一点来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例外的,也没有一个时代是可以例外的。任何时候,都要高度重视农业,而不能有丝毫放松。
对第二个观点,可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其一,粮食是战略物质,不同于一般商品。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稳定、国家自立的基础。要解决粮食问题,必须把基点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如果不能自给,很大程度上依靠国外粮食市场来解决,就难免受制于人,让人掐住脖子,因此,对粮食问题,要从社会稳定、国家安全与自立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其二,从我国具体国情看,我国耕地少,人口多,粮食需求量大。数十年来,以不足世界7%的耕地,养育了全球22%的人口,粮食供求一直处于基本平衡但偏紧的状态。再加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总人口每年要增长1500万,而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因此,我国的具体国情决定了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好粮食问题。没有粮食总量的增加,很可能会出现粮食供不应求,有钱买不到粮食的局面。其三,从世界粮食市场发展趋势看,世界粮食产量增长缓慢,世界粮食贸易量也呈下降趋势。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形势更不容乐观,世界150个发展中国家,粮食自给的国家仅5个。这种形势告诉我们,世界没有那么粮食来满足中国12亿人口的粮食需求,那种认为有钱可以到国外去买粮食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综上所述,我们要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将解决粮食问题的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本国潜力,把粮食生产搞上去。
这也是本课的一个重点问题。我国农业形势严峻,任务艰巨,要彻底改变我国农业基础溥弱的现状,必须走农科教结合,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道路。要把握以下几点:
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实际上是将农业生产从原来追求产品数量为主转变到高产、优质并重和提高效益上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核心是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粗放型经营是造成我国农业波动和农业落后的重要根源。粗放型经营加重了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灾就与沿岸的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与水争地有极大关系。粗放型经营还造成了农产品结构性的供求矛盾,即品质低、附加值低的产品供过于求,销售困难,农民增产不增收,生产积极性受到挫伤;而品质优良的产品供不应求,价格居高不下,影响人民生活消费。为此,我国农业增长方式必须完成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道路。
(1)首先是要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特别是要把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长期稳定下来,并不断充实、完善。其关键就是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这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土地承包关系延长三十年。
(2)其次是发展农业科学技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归根到底要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关键是抓好科技和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创新、科技进步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事实证明,农业生产中科技进步的贡献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科技的作用必须通过人的活动才能实现,人才的培养又要靠教育,因此,只有把农业、科技、教育三者结合起来,才能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最终完成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而我国科技进步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只占35%左右,与发达国家的60%还有相当差距;同时,我国农业劳动者素质也相对较低,这些都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我们在看到我国农业发展还存在巨大潜力的同时,也要倍感责任在肩,任重道远。
(3)还需要增加农业投入,包括资金投入和物质投入,这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物质基础。
(4)还必须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经营方式。这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将我国农业改造成现代化农业的重要保证。
这个问题也是本课的重点。对这个问题的把握可分四点展开:一是要明确这里所说的工业是指现代化机器大工业;二是要从理论上和事实上理解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以及工业主导地位的主要表现;三是要了解工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四是要了解我国工业发展的现状与途径。
1、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已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趋势,成为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这说明,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这就意味着,在我国加强发展第三产业,具有客观必然性。
2、通过课本(P111)中不同类型国家第三产业发展状况,以及我国第三产业状况两个图表的对照,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相对滞后的。这种滞后不仅表现在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上,还主要表现在第三产业不适应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拖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后腿。这就表明,我国发展第三产业,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十分紧迫。
3、在我国,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具体包括:(1)可以有效地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这是从第三产业与第一、二产业的关系角度来谈的,即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为第一、二产业提供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科技信息、金融信贷、科技开发、培养人才等必不可少的服务,从而促进第一、二产业生产的发展,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2)可以扩大就业领域和增加就业人数,保证社会稳定。这是因为第三产业门类广、部门多,能吸纳多种层次的大量劳动力就业,有利于社会稳定。(3)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随着21世纪的到来,知识经济端倪渐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会越来越高。劳动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高职业技能,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1)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的重要性。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是劳动者整体素质中的主要构成部门。劳动者职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好坏,并影响着劳动生产率。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一个国家的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代表着这个国家的技术实力甚至生产力水平。
(2)要有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的紧迫感。在我国,由于教育和培养条件的不充分,劳动者的素质总体较低,已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劳动者接受教育水平,农村平均为5年,城镇平均为8年;在劳动人口中,大专水平以上的只占2%;城镇企业1.4亿职工中,技术工人只占一半;在7000万技术工人中,中级技工占35%,高级以上的技工仅占3.5%。因此,尽管中国的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但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却供不应求。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日益显豁,国际竞争、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已集中反映到人的素质的竞争上。而我国由于劳动力总体素质不高,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从劳动者个人角度来说,由于本人能力和素质差,不能从事相应职业,不仅影响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影响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3)因此,我们每一个劳动者或未来的劳动者,都应意识到在我国提高职业技能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受教育水平和技术素质,为我国的经济腾飞做必要的知识储备。
《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职业道德要求做到“敬业爱岗、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这是所有行业都应遵守的公共性的职业道德准则。“爱岗敬业”是指要求人们树立职业责任感,这是弘扬职业道德的前提和核心,只有敬业爱岗,才能忠于职守、乐于奉献。“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是各行各业都应做到的基本要求。因为每一种职业都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都掌握着一定的社会权利,都有一定的利益关系。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需要诚实守信。只有做到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才能更好地发挥每一行业、每一岗位的社会功能。“服务群众”,即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灵魂。“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最高要求,也是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的集中表现,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
①提倡遵守职业道德,是培养“四有”新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人的行为是受人的思想支配的,在人的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起着主导作用,它决定着人的行动的目的和方向。如果一个人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就会对所从事的本职工作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从而为社会做出贡献。
②遵守职业道德也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保障。发展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但与此同时,市场调节的负面影响也反映到职业道德上来,比如商业中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的现象经常发生,机关部门“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干部队伍中一些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等等。这些问题势必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1、从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把握。一定社会权利和义务的分配都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下,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主人,也是国家的主人,获得了主人翁地位。劳动者主人翁地位是由劳动者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劳动者应履行的基本义务构成,是通过实现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体现出来的。这就意味着,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是其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前提。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才获得了主人翁地位,才使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得到线、从两种制度的比较加以说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作为劳动者只能是被雇佣的对象,将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劳动者所处的被雇佣、被剥削的地位决定了劳动者不可能真正的权利,特别是与劳动者义务相一致的权力。这种权利与义务的不一致集中地体现在资本家能无偿地占有工人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而工人只能得到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那一部分工资。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才实现了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一般考察商品的市场价格主要考虑价值与供求关系的两个因素,因为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但市场中商品价格的最终形成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1999年春节期间,新闻媒体报道,北京市场上“80年陈酿”茅台酒卖到两万元一瓶的天价,显然,以价值与供求关系因素来解释茅台酒的价格形成是不够的,诸如此类问题还有:文物、古董、已故著名艺术家的遗作都可卖出天价,这些都说明,商品价格的最终形成,除价值与供求关系外半岛全站平台,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
综合起来看,其他因素应考虑为:1?某些商品的不可再生性和不可重复性。文物、古董、著名艺术家的遗作的价格主要由这一因素决定;2?纸币发行量的影响。由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是一个客观的定量,纸币发行过多或过少,会引起通货膨胀或紧缩;3?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的影响,如国家中央银行调整存贷款利率,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等。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要确定一个物品是否是商品,必须准确把握两点:一是耗费了人的体力与脑力生产和创造出来的,即必须是劳动产品。二是劳动产品是否用于交换,这里特别要准确理解“用于交换”其含义应是“准备进行交换”或“正在进行交换”,否则即使是劳动产品也不能是商品,如从商店购买的东西,然后作为礼品馈赠他人,这个物品就经历了商品到非商品的身份转变。从商店购买时是“正在进行交换”,是商品。交换结束后转赠他人时,交换行为中止,就不再是商品。当然,现实的经济生活中确定商品的身份远不是那么简单,如废品是否是商品,商品的交换是否双方都要以现实的有形商品,等等。这些问题都涉及如何确定物品的商品身份。
准确判定物品的商品身份,首先仍要依据商品的必备条件进行判断,同时还应从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上考察。如废品为什么称废品:因为作为原来意义上的商品,其使用价值已消失,而商品应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使用价值消失,就不是商品或说作为原来意义上的商品身份消失。但由于物品的使用价值是多方面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特定的)且废品在成为废品前是耗费了人的劳动生产出来的,因而废品可发生商品的身份的转换,即使用价值转换,在另一意义基础上实现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如印刷坏了的书,可转换为造纸的原料出售,这就是废品收购站收购废品为什么要付钱给废品的出售者的原因。其次,把握商品的身份还应注意:商品从形态上讲有有形商品与无形商品两类,商品交换并非一定表现为物与物的交换。第三产业中许多行业向顾客提供的劳务、信息等就是无形商品。顾客在接受服务后,就要付钱。
传统观点认为,只有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才创造价值,不生产物质产品的第三产业的劳动不创造价值。近来,有专家对此观点,提出异议,提出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也创造价值。
首先,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不是物品,而是使用价值,价值本质上不是物,而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的一种社会关系,价值不是以物品为物质承担者而是以使用价值为物质承担者。创造价值的劳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创造出使用价值,此使用价值用于交换,使用价值有实物形态与非实物形态两种,非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的非实物形态劳动成果同样具有满足人的需要的功能,所以非物质生产部门主要提供“劳务”这种非实物形态的商品。所以说第三产业的劳动也创造价值。
其次,非实物使用价值也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生产非实物形态的商品耗费的劳动凝结在非实物使用价值上,形成价值实体,当非实物形态商品以劳务的形式进入市场交换并完成,其价值得到了实现。在市场交换中,非实物形态商品与实物形态的商品一样都不是以特定使用价值为交换依据,而是以其中凝结的同质的抽象劳动(体力与脑力的支出量)量进行交换,从而以价值为尺度决定其交换比例。服务产品的价值就是凝结在服务产品中的非实物使用价值上的,得到社会表现的抽象劳动。
劳动者的生产效果或能力即劳动生产率。通常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用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计算;另一种是用单位产品内包含的劳动时间计算。在同一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从而单位产品内包含的劳动时间就愈少,劳动生产率就愈高;反之就愈低。劳动生产率又分为个别劳动生产率(包括个人劳动生产率,企业劳动生产率,部门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其中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劳动技能,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和生产的管理水平,发展生产,增加产品质量,一是靠增加劳动者或延长劳动时间;二是靠提高劳动生产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依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发展生产已成为现代经济最主要、最根本的方法。
提高劳动生产率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列宁曾指出:“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因此,为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就必须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讲求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国民经济增长的质量。
提高我国经济的增长的质量,不仅要加快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要加快我国经济增长的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把经济增长由过去的单纯的铺摊子,上项目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的关键是提高经济效益,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经济效益有着必然的联系,经济效益高必然劳动生产率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经济效益提高的必备条件,所以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可能提高经济效益,从而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
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货币量所引起的纸币贬值现象,称之为通货膨胀。如果出现通货膨胀,人们手中的钱不值钱,存款所代表的实物量少了,势必影响人们的实际收入减少,社会购买实际能力减低,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再生产的质量降低,从而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其次,过高的通货膨胀会使人们储蓄心理减弱,诱发市场抢购风潮,这样对银行的存款余额相对稳定极为不利,极易诱发金融风险,市场的正常秩序往往遭到破坏,甚至导致整个社会的不稳定。最终将危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开放。1993年当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高增长、高通胀”的运行势态时,国家果断实施宏观调控,实施了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有效遏制了过度的通胀,经过三年的努力不仅实现了经济发展的“软着陆”而且使经济发展呈持续增长,低通胀的势态。
在经济生活中还存在着与通胀相反的经济现象,即不是纸币贬值,而是纸币升值,称之为通货紧缩,通货紧缩对个人而言,手中的钱更值钱,人们的消费购买力应是相应增加,但长期的、过度的的通货紧缩对社会生产的发展和扩大极为不利,通货紧缩意味着流通领域货币量的减少,使商品流通不畅,市场疲软,社会整体消费能力减弱,而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与目的,市场需求的减少,必然不利于社会再生产的扩大,因而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是不利的,1997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增幅持续下降,物价涨幅明显回落,在市场上的表现就是整个市场的需求不旺。正因如此,1998年国家宏观调控出台了扩大内需的决策,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的货币政策,使1998年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在国内遭遇百年罕见的洪水灾害的情况下,仍取得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增长7?8%的经济发展成就。
(六)价值规律在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作用发挥的程度与结果是有着区别价值规律的第一个作用是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这是因为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的交换实行等价交换原则,而等价交换又是通过价格和供求双向制约实现的。所以商品的市场价格在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下的涨落,必然导致生产的扩大或缩减。价值规律就像一根无形的指挥棒,指挥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流向,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价值规律就指挥着生产资料与劳动力从该商品生产部门流出;相反,则指挥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流入该商品生产部门。由于价值规律的这一调节作用是自发的,也会造成社会资源与劳动的浪费因而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而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同,在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比资本主义国家更有效。
价值规律的第二个作用,刺激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价值规律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客观要求,使商品生产者之间产生激烈竞争,谁首进技术设备、管理水平、个别劳动生产率高、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谁就获利多。这样谁掌握了先进的技术、管理方法谁就能在竞争中居优势。在资本主义社会往往造成技术上的相互封锁,阻碍整个社会的科技进步。而在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公有制占主体地位,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国家能代表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协调和解决好生产者或企业间的具体利益关系,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价值规律的第三个作用是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这是第二个作用的结果。在商品经济中存在着竞争,由于竞争,促使商品生产者想方设法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提高自己的劳动生产率,但结果会有所不同,必然会促使优胜劣汰。在资本主义社会这种优胜劣汰不可避免地导致社会的两极分化,并由此扩展为一种社会的基本特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竞争的结果也必然是优胜劣汰,但因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占有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国表了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国家通过实施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完全可以避免两极分化。要认识到,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一些长期亏损企业在竞争中被淘汰,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不仅是一种客观必然,而且有利于我国生产力的发展。首先,可以减少国家对亏损企业的补贴,同时,从物质形态上讲,能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减少能源、原材料、劳动力的浪费)。其次,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有些国企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就是由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重复建设造成的结构的不合理,造成相当部分产品供过于求,长期滞销,这些企业的兼并淘汰,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国有经济整体质量的提高。第三,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被淘汰的企业,往往是一些产品质量不高,市场适应力差的企业,这些企业被别的行业兼并或破产,实质上是一次产业结构调整,从全社会的角度讲,减少了劣质、供过于求的产品,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健康、良性的发展。最后,有利于鼓励其他企业。优胜劣汰,对其他企业无疑是一种鞭策,促使它们采用新技术,改善经营管理,并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和市场适应力,从而增强整个国民经济的活力。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对在市场竞争中被兼并、破产的企业和下岗职工,国家可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再就业工程,有效防止两极分化
总之,价值规律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所共同起作用的客观经济规律,但由于生料所有制性质的不同,发挥作用的程度和结果又有区别,主要体现在,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宏观调控更为有效。
1?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重要内容。生产关系从内容上包括所有制形式,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分配关系等。在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占主要地位的生产关系几个方面的总和就构成了该社会的经济制度。
在生产关系内容的几个方面,之所以生产资料所有制成为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是因为,从事生产活动,除了劳动者外,必须具备一定的生产资料,如土地、原材料、工具、设备等,才能构成现实的生产过程,而生产资料又总要归一定的阶级、集团或个人所有,形成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不同决定经济制度的性质不同。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生产资料公有制占居主体的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不仅是生产关系的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容,而且对生产关系的其他方面的状况起决定作用,即它决定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决定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决定人们在交换和分配过程中的关系,乃至社会生活中绝大部分具体的经济关系。所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决定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成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公有制主体地位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制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上。
在我国,国有经济遍布各个行业、各类企业,点多面广、战线长、摊子大、国家财力不足,相当一批国有企业经营困难;国有经济布局的不合理使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影响。因此,要搞好国有经济,就必须调整布局、收缩战线、保证重点。
调整国有经济布局会引起所有制结构的变化。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就是要收缩国有经济战线,从大量竞争性行业退出,主要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同时把大量国有小企业放开放活,其中相当一部分或变为集体企业,或出卖给私人。这样国有企业的数量会相对减少,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会相对降低,集体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会相应增加,这种变化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所有制与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不同。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资本的组织和运营方式。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或劳动者集体所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全民所有或集体所有的资本如何组织、如何管理、如何经营。
同一种所有制可以采取不同的实现形式,不同的所有制也可采用同一种实现形式。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应积极探索寻求能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实现形式。
在改革开放的20年中,我们探索到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如股份制,股份合作制。
股份制是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姓公”还是“姓私”,在股份制企业中,只要公有制资本控股,企业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质,同时还扩大了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股份合作制也是现阶段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它是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基本特征,是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应大力提倡和鼓励,这是当前国有小型企业放活的一个有效途径。
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和我国实践的发展,对宪法和相关条款进行了修改,其中增加规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分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门”。相应地删去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的提法,同时将本条文的其他文字修改为“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宪法对我国非公有制法律地位的肯定,首先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生产力总水平比较低,不平衡、多层次,客观上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这必然要承认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可发展的必要性。其次,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发展证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逐步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越来越明显,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因而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随着我国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收缩战线,从一些竞争性行业的退出,必然要非公有制经济填补,这就要求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当然,非公有制经济毕竟不是社会主义经济,也必然存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消极影响的因素,如唯利是图、违规违法经营,等等,这就要求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信息是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横向的扩散性传递的,因而不是象计划经济条件下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传递。市场中各种信息,通过价格波动等市场要素传递到经济活动的主体,并根据这些信息作出决策。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主体各自分散决策,对市场信息的处理和决策相对于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或政府决策,是简单易行的。经济活动主体自主决策,自己贯彻执行,不会出现计划经济条件下那样的集中决策,分散执行,由于利益上的差别和市场的变化而使计划的执行走样的问题。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主体根据自己的利益做决策,直接追求自身利益。但这种决策必然同社会需要相一致,即适应市场的需求及变化,否则,自身利益也不能实现。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主观上是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客观上适应了社会需要,从而也就实现了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
应当指出的是,市场有效配置资源是需要具备客观的经济条件,一是市场主体众多,而且能公平自由地进入市场,充分开展竞争,不能有垄断,也不能让经济活动主体成为政府部门的附属物。二是所有生产要素即资源的价格,由市场形成并及时反映供需关系的变化。价格是引导资源配置最直接的信号,价格灵活,经济活动主体才能尽快决策,调整资源投入的方向。
由于市场经济存在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单靠市场机制作为资源配置方式会造成经济发展的波动和资源浪费,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所以,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又要有国家的宏观调控。
国家的宏观调控主要是运用经济的、法律的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之所以经济、法律的手段是主要的,是因为经济的法律的手段是从宏观的、方向性的角度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间接地对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产生影响,更符合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
经济的、法律的手段也体现了对价值规律的利用,经济手段的使用最终要通过市场机制来起作用。法律、法规的制定必须符合价值规律和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因而经济的、法律的手段与市场机制之间具有直接的互补性,所以经济的、法律的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
经济的、法律的手段由于是对经济发展在宏观上的、方向性的调控,必有它们所不可及的方面,发挥作用往往也需一个过程,而行政手段具有直接、迅速的特点,因而行政手段常常是与法律的、经济的手段的辅助手段,当然行政手段同样必须反映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
行政手段的使用一般不通过市场机制来起作用,甚至超越市场机制。故行政手段不能片面强调和过多地运用,否则将不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甚至产生消极的后果。
企业是市场上各种生产要素(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等)的提供者或购买者,又是各种消费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因而是十分重要的市场主体。离开企业以及企业之间、企业与其他经济活动当事者之间的购买、生产和销售活动,市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企业要有明确的产权。谁投资只能由谁得益,由谁承担风险,这就要求有明确的产权归属关系。市场上交易双方的产权界妈必须清晰,否则交易就无法进行,即使勉强进行(如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交易”)也会派生许多的问题。进一步说,市场交易表面上看是物品的转让,但实质上是这各特品产权的转让,即把原来“属于我”的东西变成“属于你”的东西。
比如钢材的交易买卖,经常有这样的情况:钢材在仓库里丝毫未动,但它的主人改革了,一笔买卖做成了。所以市场交易的实质不是物品位置的变换,而是物品产权的转让。如果企业本身的产权关系模糊,那它手中的商品属于谁就说不清楚,因而就很难参与市场交易活动,而且企业失去了参与市场竞争的动力和承担风险的意识。
2?企业是法律上和经济上独立自主的实体,它拥有自主经营和发展所必需的各种权利。它要接受政府的行政规定与制度,但在法律上和经济上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政企不分(主要是国企)所造成的后果就是企业成为了政府的算盘珠、附属物,无法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企业不仅应成为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独立自主的实体,拥有各种参与市场活动的权利,而且,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企业应当具有自己的独立的发展目标,即追求最大的利润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为实现这些目标,企业应当可以自主筹集资金、自行策划经营活动,开展投资、联合、兼并等活动。
3?企业之间、企业与其他交易者之间地位应是平等的。市场是天生的平等派。企业一旦进入市场,不论规模大小,也无论企业的所有制性质是国有、集体、个体或私营,大家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承认一方对另一方拥有的特权和实行强制,否则市场的竞争性和效率将会受到损害,市场体制将不复存在。只有每一市场主体处于平等地位,企业在市场上的交易于能按市场规律,据自身的意愿,价格高低以及其他诸多因素自主作出决策。
(二)我国国企的改革必须坚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式,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
党的十五大提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强调建立产权清晰、职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改革的方向。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规范的公司制,推动政企分开和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
为什么公司制是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进一步转换经营机制的主要形式?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公司制,特别是其中的股份有限公司,是最为成熟的一种大中型企业组织制度,是数百年企业制度实践中反复试验和选择的结果。我国已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必然把公司制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主要形式。
2?公司制有助于理顺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国有企业要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必然找到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形式,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组织拥有企业财产的支配权和经营自主权。公司通过经营企业资产获得利润。公司法人财产的终极所有权属于股东,公司获利按一定原则进行分配,经营不善时,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承担有限责任,公司则以其全部法人财产对债务承担有限的责任。从而真正实现了“自负盈亏”。
3?公司制,特别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个基本功能是大规模融资。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不能象计划体制下由国家大量投资。企业发展所需资金大都需通过市场解决。除向银行间接融资和发行企业债券融资外,股份公司发行股票无疑提供了另一种融资手段。
4?公司制中股份有限公司有较高的公开性和社会性,企业经营状况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股票价格变动反映出来,企业经营者的业绩也可由此得到判断,从而为评价和改进企业经营效率提供了一种客观、便利的方式。因而,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公司改造,对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产生强有力的推动。
5?公司制中股份有限公司在转换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还有其他的一些优点:如适量发行公司内部职工股,以增加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公司形式有利于推动企业间各种形式的联合和兼并。企业间在生产、销售、供给等方面的联合活动,即以资本为纽带联合。
6?公司制中股份有限公司形式是世界通行的,采取这种企业组织形式有利于按国际惯例参与国际市场的合作与竞争。
党的十五大提出国有企业的改革必须坚持“三改一加强”的方针,着眼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对整个国有经济实行战略性改组,实行“抓大放小”。
所谓“三改一加强”即对国有企业实行改制、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其目的是为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即提高国有企业的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能力。
增强企业活力的关键在于不断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按照十五大的精神来理解,国有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高应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来考虑:从宏观方面而言,就是如何消除传统的计划体制造成的国企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思想观念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因而缺乏活力,即市场竞争力的状况,为此必须深化体制上的改革。其次,传统计划体制造成的重要建设、重复投资,使得国企的数量多,质量与效益不高,因而必须调整布局与结构。这就需要以资本为纽带实行资产重组,鼓励兼顾,规范破产。这既是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又是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和控制力的有效途径。
从微观来说,教材上讲述了国企提高经济效益两条正确的方法和途径。首先,传统计划体制造成了许多国有企业,特别是老企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低,产品档次低,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因而必须对国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即课本中所说的,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企业,提高企业职工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其次,大量国企的经营者和管理者素质不高,经营管理水平低。近年来,只讲改革、改造,忽视管理的情况较普遍。因而必须加强对企业的民主科学的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即课本中所说的: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最少的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
党的十五大提出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应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实施再就业工程。
企业的兼并和破产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客观存在和起作用的结果,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必然有优胜劣汰,从积极意义上说,企业的兼并与破产对国民经济结构优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国民经济整体运行质量的提高有很重要的意义。
企业的兼并与破产,必然出现职工下岗,对职工下岗现象的认识,应从两方面看:首先,下岗分流是市场配置资源的表现,可将劳动力资源更合理地配置到相应的社会部门、行业。同时,下岗分流减轻或消除了国企人员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使国企的经济效益提高。但另一方面,下岗职工将面临许多的困难,带来很多的社会问题,因而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创造相应的社会条件,为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提供保证,这也是党和政府近年来,十分重视的问题。大力实施了再就业工程。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效益好的企业无疑也是信誉好、形象好的企业。这就说明经济效益与企业的信誉形象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这种联系首先应理解为: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必备素质,是企业产生经济效益的无形资产。所谓品牌效应的产生就是这种无形资产的作用。
其次,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本身是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的无形资产,因为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集中表现在产品和服务质量上,具有良好的信誉和形象的企业,其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较高,因而其价值含量也必然高,在市场交换中理所当然可比同类其他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
再次,良好的信誉与形象产生有价值的品牌,如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公司的“长虹”品牌价值达122?08亿元,海尔集团公司的“海尔”品牌价值77?36亿元,这无疑使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和资产扩张比其他企业更具优势,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规模经济指因为生产规模的变动而引起的收益变动,它反映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使单位成本下降的趋势。规模经济与经济效益密切相联,或者说规模经济本身就包含经济效益的因素。这可以分几种情况来看:
1?当某种产品的生产达到一定规模,便可以进行专业化分工,使生产者积累劳动经济和提高劳动技术,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单位商品的成本下降,经济效益提高。
2?由生产某种产品所特有的技术和设备所决定的规模经济,如在有些工业部门,基本的生产设备价格贵、产量高,如果产量很小显然会造成很大的浪费,但若生产规模大、成本可以降到很低的水平,经济效益会大幅度提高。
当然,对规模经济的理解不应说是规模越大越好,其规模限度应以能产生最大经济效益为标准。否则超越了限度,管理成本会加大,经济效益不仅不会提高,还可能走向反面。
公有制是基础,农业也是基础;国有经济是主导,工业也是主导。这究竟是怎么加事呢?产生这种迷惑,是没有分清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
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的产业构成及其相互关系。所有制结构是指国民经济的所有制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在我国国民经济所有制结构中,存在着多种所有制形式,其中,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中的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能起主导作用。非公有制经济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所谈的“基础”、“主导”,就从所有制结构角度来谈的。
在我国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中,存在着第一、第二、第三共三大产业部门,各产业内部又有许多分部门。三大产业中,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第三产业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所谈的“基础”、“主导”,是从产业结构角度来谈的。
我国三大产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具体说来,工业和农业是相互制约的。农业为工业部门的劳动者提供了衣食等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为工业部门提供了劳动力。工业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技术装备、能源和原材料(化肥、农药等),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提供各种消费品。
第一、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一方面,第一、二产业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人类生存和发展,首先要满足自身的基本要求和某些较高层次消费的需求,只有第一、二产业发展了,农业、工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剩余产品,才可能有人力、物力、财力去发展第三产业。同时,当第一、二产业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生产专业化、社会化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第一、第二产业也会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为第三产业提供劳动力、技术设备、市场即劳动对象)。另一方面,第三产业的发展又能促进和带动第一、二产业的进步。没有商业、金融、保险以及信息、咨询、技术服务等第三产业的相应发展,第一、二产业的发展也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可见,处理好三大产业的比例关系,逐步形成国民经济三大产业的合理结构,才能加速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当前,我国农业基础仍然十分脆弱,工业生产水平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工业的素质和水平,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199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定和加强农业,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广泛开辟农村就业空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济,发展乡镇企业,建设小城镇,努力使农民收入稳步增加”。这里着重谈谈农业产业化问题。农业产业化的基本要求是把千家万户的农户和千变万化的市场联结起来,把农业生产改造成与市场经济相衔接的社会化大生产。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营方式,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将我国农业改造成为现代化农业的重要保证,被称为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之后,我国农民的又一伟大创造。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要求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在全部利益都系于商品内部价值与使用价值矛盾的解决,即能否通过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来实现商品价值。为此,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如果违背这一点,不考虑市场需求,或不能正确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化,盲目生产,必然遭受惨重损失。因此,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户、乡镇企业经营者,都要转变观念,增强为市场而生产的自觉性。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是培育具有市场开拓能力、能进行家产品深度加工、为农民提供服务和带动农户发展商品生产的“龙头企业”。这种“龙头企业”,一头连接市场,一头连接农户,是把农户与市场连接起来的桥梁和纽带。有一个这样的龙头企业,就能带动一片,致富一方。它既解决了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又使农产品通过加工获得了增值;它既为农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又为地方财政作为贡献;它还将为推动小城镇建设、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创造条件。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落脚点还是在农业,在于实现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和农业现代化,在于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发展为动力,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目的”,在这种正确观念的指导下,农业产业化经营必将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开创美好的未来。
据统计,1998年全国共有下岗职工1100万人,其中国有企业655?7万人,占国有企业职工总数的9?2%,比1997年末净增21?7万人。到本世纪末,预计每年还将新增下岗职工300400万人。
我国当前失业和职工下岗现象的发生,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历史过程,是改革、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
第一,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必然出现竞争,形成优胜劣汰,一部分素质较低的职工因不适应竞争环境而下岗、失业。
第二,我国劳动力长期供过于求。计划经济体制下,在就业制度、就业模式上,对劳动力实行由国家主要是国有企业包下来的办法,推行低工资、多就业,使失业隐性化。伴随经济体制的转轨,企业实行减员增效,使这一隐性失业明朗化。
第三,由于改革中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和集约型转变,企业的产品、技术和组织结构需要调整,必然涉及一些职工的转岗和下岗问题。
第四,多年来盲目投资、重复建设,造成低水平过度竞争,产品没有市场,经营难以为继;有些国有企业由于用人不当,管理不善,结果搞垮了企业,造成停工停产、职工下岗。
因此,我们需要正确认识这一问题,特别要指出的是,失业、下岗虽然是在改革中出现的,但不是改革造成;我们不仅不能否定改革,而且要坚信,只有进一步深化改革,才能解决这一问题。要看到,企业职工下岗是我国经济发展多年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综合反映,不解决冗员太多的问题,企业就无法摆脱困难,更无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要看到,下岗虽然会给部分人带来暂时的困难,但从根本上说有利于两个根本转变,是符合劳动
者长远利益的。也要认识到,解决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和再就业问题,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不仅是重要的经济问题,也是重要的政治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有企业职工下岗问题。1998年5月16日,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两个确保”,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1999年1月12日至13日,国务院再次召开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会议,全面总结成绩和经验,分析新的形势,研究部署今年的工作。这都表明,在我国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得到切实保护,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得到切实尊重。
解决失业、下岗问题半岛全站平台,要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中央决定用5年时间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就业机制);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如发展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等),确保必要的经济发展速度,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积极推进劳动力市场建设,为就业提供优质服务。